总而鉴之

戏中的世界穿越篇——荣华背后(1)

      乾隆六年二月初二,重生之后的魏璎珞再次进宫,却发现这座紫禁城里的人与事和自己上一世的经历大不相同了:姐姐平安无事,还成了高贵妃身边的贴身宫女,皇后娘娘的气色比记忆中的要红润一些,眼神里的忧郁也没有那么深了,这也许和她身边比前世多出的女儿——和敬公主有关,而这位嫡公主平日里竟然抚养在纯妃的膝下!

        自己在绣坊的处境好了不少,被调进长春宫的日子也比记忆中的早了许多:在魏璎珞前世的印象中,虽然容音的诞辰是二月二十二日,按照清宫惯例,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皇帝都会带着后妃们到圆明园小住,直到四月入夏才回宫,因此容音的大多数千秋都是在圆明园简单度过的。

      但乾隆六年容音的千秋节是三十整寿(注1),又恰逢八旗选秀耽误了时间,乾隆为了有足够的时间精心筹备容音的千秋,专门将皇后的千秋宴延后到了五月份,璎珞还被张嬷嬷选中,代表绣坊为皇后缝制一件凤袍作为贺礼,尽管玲珑从中作梗丢失了缝制的重要原料孔雀羽线,然而魏璎珞凭借自己聪明才智和随机应变,用鹿尾短绒代替孔雀羽线,不仅顺利过关,而且因此引起了容音的兴趣,“因祸得福”,得到进入长春宫的契机。

      眼前的情况则是,皇后娘娘表示为节省后宫开支,必须以身作则,三十千秋宴也不必大办,还是按照往年的模式来。后来魏璎珞才知道,那是因为容音的伯父马齐正月刚过世,这种情况下乾隆明白皇后是没有心情大办千秋宴了。

    尽管如此,刚进宫的魏璎珞还是阴错阳差地得到了为皇后娘娘缝制凤袍的机会:原本方姑姑力推的主绣者玉洁突然病倒,在张嬷嬷的支持下,魏璎珞接下了完成凤袍缝制这个旁人眼中的“烫手山芋”,以她精心设计和缝制的图案赢得了皇后娘娘的欣赏,再一次被调入长春宫!

    只是,魏璎珞进了长春宫,可容音还在圆明园陪着乾隆,太后和妃嫔们,进了长春宫却见不到皇后娘娘,这可是魏璎珞从未想到过情况,话说她进宫也有一个多月了,总共才见过容音两次:一次是和张嬷嬷一起在和敬公主前往圆明园之前给她量尺寸缝制新衣,另一次就是皇后千秋宴代表绣坊献礼。

    即使皇后娘娘带着明玉和尔晴去了圆明园,魏璎珞在长春宫的日子也并不“寂寞”,这辈子没遇上绣坊里和锦绣、玲珑的恶斗,也不像刚进长春宫时会面对明玉的挤兑和尔晴的笑里藏刀,却也遭遇了以琥珀为首的长春宫部分宫女的排斥和算计,不过琥珀等人的手段尚且不如绣坊里的玲珑,“天生脾气大不好惹”,再加上辈子当过皇贵妃的气场逐渐苏醒的魏璎珞对付她们自然只是小意思,没几天就把她们收拾得服服帖帖,顺带收获了崇拜她的忠实粉丝珍珠以及好几位迷妹,甚至赢得了长春宫总管太监马国用的尊重和赏识。

    容音去圆明园这两个多月,长春宫的宫人关系就在不知不觉中“换了天地”,趁明玉和尔晴不在,给璎珞收服长春宫人心的时机,等她们回来,纵使对璎珞再有不满也是孤掌难鸣,这难道皇后娘娘让自己提前进入长春宫的目的?如此深谋远虑,不愧是皇后娘娘!

    魏璎珞觉得,这一世的皇后娘娘虽然一如她前世认识的那样美丽温柔大方善良,但总有那些地方变得不大一样了:前世的容音恪守皇后之责,对皇帝和妃嫔更是毫无保留的付出了全部的真心,因为过于在意,以至于会为乾隆对二阿哥之死的冷淡而一蹶不振,会为乾隆对妃嫔的忽视而物伤其类,会因为妃嫔算计导致七阿哥被烧死和之后乾隆冷酷的劝说而对人生绝望,而这一世进宫后,她见到的容音,在与生俱来的善良之外,对于皇后这个职位的把握显得更游刃有余:处理宫里的人际关系,特别是与皇帝的相处,这一世的容音似乎很明白,乾隆并不仅仅是她的夫君,而是万人之上,把持着整个大清命运的帝王。

    目前还只是一介小小宫女的魏璎珞虽然不知道容音这种变化到底是好是坏,她只为皇后娘娘的精气神比她前世印象中要好多了而感到由衷的高兴。

    不光皇后娘娘不在宫里,姐姐也跟着高贵妃去了圆明园,这让魏璎珞又少了闲暇时和姐姐吐露心扉的机会,等待的日子漫长而又无聊,魏璎珞又找到了一个消磨时间的好方法,她专门到绣坊向张嬷嬷要到了江南进贡的那包辑里湖丝,打算像上一世那样为容音缝制一件洛神服,不是为了争取皇上的宠爱,而是让容音从圆明园回到长春宫之后,哪怕片刻也好,能够暂时卸下皇后的重担,找回些许闺中的快乐。

    魏璎珞在绣坊里的好朋友吉祥也在暗中相助,让魏璎珞能够趁着绣坊宫女们休息的时候,借用一下绣坊的缝纫工具,完成洛神服缝制的关键步骤。

    这天,魏璎珞捧着完成了一半的洛神服离开绣坊回长春宫的路上,路过建福门,就遇到了居住在建福宫的和惠长公主。

    对于魏璎珞来说,目前的紫禁城相比前世,最大的变化就是多了两位公主:乾隆和皇后的嫡女固伦和敬公主和先帝雍正的嫡女、乾隆的异母妹妹固伦和惠长公主(注2)。特别是那位长公主,总让她有一种说不出的奇怪的感觉。

    正月初十那天,为了救姐姐,魏璎珞“病急乱投医”,向在神武门送别宗亲女眷的和惠长公主求助,从此两人就结下“不解之缘”:二月初二内务府新选秀女进宫,和惠长公主又突然出现,不但帮助了被乌雅秀女欺凌的吉祥和,还鼓励了为救吉祥挺身而出的璎珞,这一幕还恰好被步行前往延晖阁主持殿选的容音暗中观察到!不知怎么的,璎珞总觉得,长公主是故意让容音看到这一幕的。

    更奇怪的是,八旗选秀之后,长公主并没有跟着乾隆和后妃们去圆明园,而是留在了紫禁城里,还隔三差五地到长春宫“小坐”,美其名曰“帮皇嫂看家”,可魏璎珞总觉得,长公主其实只是想要找她套近乎而已,因为长公主对于魏璎珞的兴趣,远超过了长春宫的其它人。

    一开始魏璎珞还有些警惕,觉得长公主是不是别用有心,但她也从宫里其它人口中了解到,长公主和皇后娘娘素来友好,不太可能在长春宫发展眼线或者挖墙脚之类,难道长公主真的只是太寂寞了,想找自己这位紫禁城宫人口中“有意思的宫女”来解闷吗?

    除了聊天,长公主还不时要求魏璎珞给她做些有趣的小玩意,例如猪脬热水袋、小荷包之类的,当然她也会回赐给魏璎珞不菲的赏赐,不过相比这些赏赐,魏璎珞更愿意听长公主讲过去的故事,特别是皇后娘娘在闺中和潜邸时的事情,长公主似乎也特别了解魏璎珞的心思,一点小事也能触动她打开话匣子,滔滔不绝地回忆起雍正年间的往事……

    建福宫门口,百无聊赖的和惠长公主瑾瑶看到手捧一件半成品衣服的魏璎珞经过,脸上浮起了一丝笑容。最近她确实非常寂寞,正月马齐过世,作为已经嫁到怡亲王府的贞仪,虽然不必回娘家守孝,但是乾隆还是特批她暂时放下宫里女御医的差事,回富察府(马齐家)“丁忧”一段时间。

    还好魏璎珞的进宫给瑾瑶最近灰暗的生活带去了些许亮色,容音在千秋宴之后把魏璎珞调入长春宫却没有带在身边,而是让她独守长春宫的“神操作”也让瑾瑶惊叹,同时也觉得,容音不在宫里这段时间,也许正是她结识“长春宫小霸王”魏璎珞的好机会。尽管穿越到清朝已经十几年了,瑾瑶对当年那部电视剧《延禧攻略》的印象还是很深刻的!

  

    魏璎珞看到瑾瑶,正要跪下请安,瑾瑶忙伸手阻止:“拿着东西就不必拘礼了。”

    瑾瑶拿起魏璎珞托盘里的衣服看了看,这……该不会是《延禧攻略》剧中那套洛神服吧?!她当然不便直接这么问,于是微笑道:“璎珞,你这衣服,是给皇后娘娘做的?”

    魏璎珞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皇后娘娘对奴才的知遇之恩,奴才也想有所回报。”

    “你没给皇后娘娘量过身围就敢私下给她做衣服,看来对她的衣服尺寸很了解嘛。”瑾瑶意味深长地笑了。

    魏璎珞心中一惊,是啊,自己这一世进绣坊后接手的是已经完成一半,只需要绣纹样的凤袍,她确实没有亲自给皇后娘娘量过身,按理说是没有机会知道皇后娘娘衣服的具体尺寸的。这件衣服完全是按照她前世记忆中的尺寸做的,因为她在千秋宴也目测容音的身形和前世没有太大变化。

    “这……奴才是从张嬷嬷那里,问了去年绣坊测量的皇后娘娘的尺寸,千秋宴献礼的时候感觉娘娘的身形没太大变化,就斗胆做了这件衣服。”

     魏璎珞很快就找到了一个说辞,毕竟她总不能说她是重生回到乾隆六年的吧!

     “本府印象中,也有一个人,不需要量身就知道另一人的尺寸,而且他还不是绣娘……”还好瑾瑶似乎并没有追问下去的意思,而是又陷入到雍正年间的往事回忆中……

=============雍正年间往事的分界 线================================================

    雍正五年十一月某日,瑾瑶在怡亲王允祥、穆福晋贞仪的引领下,第一次见到了她的“皇阿玛”(注3)——雍正皇帝。然而瑾瑶对雍正的第一印象却是从养心殿里屋一声清脆的响声——茶杯摔在地上的破裂声开始的。

    允祥似乎对这样的情景习以为常,他和颜悦色地询问站在屋门口的新人太监马国用:“这是怎么了?”

    彼时还年轻的马国用似乎对雍正皇帝的喜怒无常缺乏足够的认识,被吓得直哆嗦:“回……王爷的话,奴才……也不太清楚,只知道皇上今天上午一直在看各地督抚上的奏折,不知怎么皇上就气成这样了……”

    这时屋里有传来一阵咳嗽声,瑾瑶跟着允祥的眼神,悄悄往屋内看了一眼,只见养心殿太监总管苏培盛正在给愤怒的雍正揉背,他诚恳地劝说道:“万岁爷息怒,不管奏折里写了些什么,您气坏了龙体可不好……”

    允祥收回眼神,低声地身边的人说道:“别怕,皇上没动真格的生气,让苏培盛劝一会儿就好了。”

   “启禀王爷,这是内务府让绣坊送来的给皇上定制的龙袍和盔甲的图样,您看什么时候方便送进去?”一直小心翼翼地端着图样文本的养心殿另一名年轻太监张起麟开口了。

    作为清代帝王中少有的“宅男”,雍正并没有像康熙和乾隆那样四处巡游的爱好,他在位期间,除了定期前往盛京(今辽宁沈阳)祭祀先祖,就没有离开过北京城。即使在京城里,他也基本上是“紫禁城——圆明园”两点一线,因此他在繁忙的政务之余,把满腔的热情都投入到了对身边器物的追求中,对所使用的的茶具、瓷器、摆件、衣服的设计要求十分苛刻,因此内务府在为雍正定制服装和器物,必须把设计图样先送给他过目,待他评头论足一番之后才敢开始制作。

   “让本王先看看吧。”允祥拿起那一沓龙袍和盔甲的设计图,一仔细查看一边嘱咐道:“看来绣坊还是参照年初皇上的尺码做的呢,可是这大半年皇上也发……丰满了不少,所以衣物的尺码也得调整一下,这件龙袍脖子的尺寸太窄了,要放长两寸,腰身也放宽些,右胸部位的累丝龙图案的尾巴部分翘得太高了,皇上不喜欢这样,要修改一下……还有这幅盔甲,别总用黄色缎面的,皇上比较喜欢蓝色天鹅绒面的;头盔上的线左边比右边的高,调整一下;里面的甲褂要收短五分……”

    没想到允祥居然对雍正的衣服的尺码了如指掌,甚至到了可以估算尺寸的地步,瑾瑶的眼睛瞪得滚圆,贞仪却是一副见怪不怪的表情,在瑾瑶耳边低声解释道:“父王对皇上一向是很了解的,你以后就知道了。”

    张起麟像小鸡啄米一样不住地点头,多年后他和瑾瑶谈及此事还忍不住感慨,之前他一直以为这个世界上最了解雍正皇帝习惯和喜好的人是他多年的随侍太监苏培盛,后来才知道什么叫“天外有天”……

     这时里屋又传来苏培盛的声音:“万岁爷,怡亲王带着和惠公主和穆福晋已经在屋外恭候多时了,您要是不生气了,奴才就去传令让几位主子进来。”

     

     “瑾瑶也来啦,快请进!”听到爱女前来进见,雍正的神情迅速阴转晴。

    “儿臣给皇阿玛请安,皇阿玛万福金安!”

  

     穿越成和惠公主的瑾瑶,虽然第一次见到雍正,但是之前接受过允祥的教导和贞仪“专项训练”的她,对这套给皇阿玛请安的礼数早已是轻车熟路。

    “哎呀,你可来了,这段日子真是想煞皇阿玛了!”

     雍正热情地拉过瑾瑶的手,从上到下仔细打量着,这位民间传说中的“冷面王”,大臣和宫人眼中喜怒无常、杀伐果断的雍正皇帝,此刻在女儿面前,只是一个充满慈爱的父亲。

     “看上去气色还不错,朕也就放心了,之前听贞仪说你病了之后忘了不少事情,朕和你十三叔可挂念了。sini beye dursun sain nio ?  (满语:你的身体还好吗?)”

     雍正冷不丁地来了句满语,还好瑾瑶这两个月一直在跟贞仪认真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满语的日常对话,她很自然地回答:“umesi sain , han ama sabufi umesi urgunjembi (满语:我很好,见到皇阿玛很高兴。)”

     “哈哈哈,很好很好,不愧是朕的好女儿!”雍正高兴地大笑,之前的怒火也一扫而空。

     瑾瑶谦逊地说:“这都有赖于父王的教导和大嫂的照顾,儿臣这两个月一直在学习满语和文化功课,也总算赶上了些,让皇阿玛见笑了。”

     “你天生聪慧,五岁发蒙,没几天就赶上了闺阁里的女先生,你皇玛法(康熙)可高兴了,破例让你和阿哥们一起在尚书房念书,有些时候你的功课比你四哥(弘历)和五弟(弘昼)还好呢!最近你经此巨变,又大病了一场,朕一直担心你会从此一蹶不振,现在总算放心了!”雍正点了点头,“除了满语和文化课,蒙语也要跟上,毕竟你现在不仅是大清的公主,也是蒙古科尔沁郡王的王妃,是沟通大清和蒙古各部的桥梁,要对得起自己的身份!对了,等过两年科尔沁亲王罗卜藏衮布(注4)率部来京城觐见,到时候朕会让他留下一个幼子,过继给你,毕竟大清和蒙古的联姻(注5)不能没有后嗣。”

    嘱咐完瑾瑶,雍正又转向贞仪:“贞仪,这些天你照顾瑾瑶辛苦了,朕都不知道该如何褒奖你才好。对了,十三弟,听说弘晈的媳妇,鄂尔泰家的三闺女怀上了,你和弘晈都是要当玛法和阿玛的人了,也别总闹别扭了,你们父子各退一步,你就把弘晈从别院里放出来吧,照顾好他家媳妇和孩子,这两年云贵两省的‘改土归流’(注6)让鄂尔泰也费了不少心力,作为亲家,怡亲王府也要安顿好后方,才能让远在西南的鄂大总督放心呐。”

   “臣弟都听皇兄的。”允祥低声道。

    这时,苏培盛恰到好处地给屋里的人一一端上茶,看到雍正的粉红色瓷茶杯和淡黄菊瓣小茶盘,瑾瑶拼命忍住才不让自己笑出来,没想到平日里一直宣称“朕就是这样的汉子”的雍正,喜爱的器具竟然大多是粉红、淡黄、冬青这类“少女心”满满的颜色,实在是太“反差萌”了。

    还是一旁允祥用的霁蓝色瓷茶杯比较正常,嗯,等等,为什么感觉还是有些不对,粉红色茶杯VS霁蓝色茶杯,有句话怎么说来着,“自古红蓝……”

    兄弟父女四人喝着茶,允祥开口问道:“刚才是哪位大人的折子让皇兄如此生气?”

    “别提了!”雍正一想起就气不打一处来,“新上任的闽浙总督,上折子说福建浙江两省今年有四个节妇殉葬,要向朝廷申请旌表(注7),真是荒唐!作为朝廷的封疆大吏,不搞好地方民生,只会欺负几个寡妇!朕看了折子,都是些二十来岁的小姑娘,年纪轻轻当了寡妇已经够可怜的了,居然还要把人逼死,作为家族争荣耀和官员请功的工具,简直是禽兽不如!先帝在位时,就曾说过‘好生恶死,人之常情,捐躯轻生,非盛世所宜有,’从此废除后妃为皇帝殉葬、奴仆为主人殉葬的陋规(注8)。就算是低贱如奴仆,尚且无须为主人殉葬,他们怎么能逼着小姑娘跟着亡夫一起去死呢?!”

    允祥劝解道;“自宋代以来,士大夫都在鼓吹贞节烈女,朝廷也表彰节妇,地方官员新到任,一时拿不出政绩,想到用节妇来请功也正常,皇上训斥即可,不必动气。”

    “满洲女子向来是没有守节的传统,大清入关以后,沿袭明制,才开始提倡寡妇守节,旌表节妇。但是你们也知道,朕是一向不提倡年轻的寡妇守节的,十几二十岁的姑娘家,怎么能让人苦守空房一辈子呢。朝廷的命妇再嫁会被取消品级那是没办法,民间的寡妇完全可以再嫁嘛。民间汉人几百年的城规习俗要改也难,但是八旗之内是天子直辖,就别提倡什么节妇了。所以,朕才规定,旗人寡妇四十岁以上有子嗣的才能接受节妇表彰和朝廷供养,年轻又没孩子的寡妇还是趁早再嫁吧。”

   对于雍正的吐槽,允祥却有不同的看法:“不过,一些旗人和民间的寡妇不愿再嫁也有自己的理由,不完全是家族威逼。民间和官家一样,嫁人讲究的是门当户对,寡妇再嫁,二嫁的人家注定比不过之前的人家,说不定还要遭婆家白眼,如果和婆家人相处不错的话,选择守节可能会比再嫁过得更好。而且在民间,所谓的宗室亲戚会强迫已故的兄弟子侄的遗孀再嫁,以谋夺家产和再嫁的彩礼的事情层出不穷。因此有些小有钱财的家庭里的男子去世了,若是家里没有子嗣和其它男丁,他的母亲和姐妹往往会劝遗孀守节,甚至是请订婚对象守‘望门寡’,然后过继子嗣,以保全家产。对于普通女子来说,虽然没有丈夫,但也有婆婆和姑子关照,还能得到儿子和家产,也不见得比嫁给忙于生计的丈夫,终日在家侍奉公婆的小媳妇日子过的差,所以现在很多旗人女子也有不少自愿守节,甚至‘未过门守节’的。”

   “还是你想得周全,说得很有道理。”雍正思忖片刻,“无论如何,女子失去丈夫,还有养育子女,独自撑起一个家是很不容易的,朝廷应该予以帮助。朕决定下旨,凡八旗官兵亡故,无论其妻年岁有无子嗣,情愿守节者,朝廷照例给予半俸半饷,养赡终身。民间节妇,给予税赋减免等优待,达到朝廷规定守节年限,不仅予以旌表建坊,当地官府还应当定期给适当银两扶持。但是,必须严禁寡妇殉葬,若再有违反,从重论罪!”

 

    “皇上圣明!”允祥和贞仪立刻起身向雍正行礼,瑾瑶也赶紧跟上,这时她才意识到,雍正和允祥之所以对寡妇问题如此上心,是因为他们自家的女儿也有寡妇,特别是怡亲王府,现在都已经有三个寡妇了,正所谓“达则兼济天下”!

     “好了,节妇的问题就谈到这里吧。”雍正又拿起奏折,叹了口气:“为官一任,当务之急是当地的民生,而不是用节妇殉葬这种虚的东西来给自己脸上贴金,福建、浙江两省福州、漳州、宁波等府地狭人稠,生产粮食不足以供给当地百姓,再加上前几年风灾,一直缺钱少粮,为此,朝廷已经连续三年减免闽浙某些府县的赋税,今年三月还开放了福建浙江两省的海禁(注9),藉贸易之盈余,以佐耕耘之不足,现在海禁已经开放大半年了,与洋人贸易的情况如何,这些都不说,尽说些节妇之类有的没的事情,难道被旌表的节妇越多,闽浙两省的老百姓就能吃饱肚子了吗?!”

    “皇兄不必忧心,前些日子年希尧去了一趟闽海关,调查了一些情况,他说今年仅从厦门出发前往南洋的商船就有五十多艘,八月前就返回二十六艘,载回来大米11000多石,还有不少燕窝、海参、苏木、牛皮等南洋特产……”

    雍正和允祥开始谈论政务,给了苏培盛一个眼色,他就迅速将瑾瑶和贞仪引到旁边的小屋里喝茶吃点心。

    这就是瑾瑶见雍正的的第一面,也很大程度加深了对这位史书中“冷酷非无情,刻薄不寡恩”的皇帝的看法。一方面他是出了名的“冷面王爷”和“铁血皇帝”,乾纲独断,雷厉风行,对待政敌如秋风扫落叶般冷酷,但他绝非无情,而且是情感充沛,几乎不掩饰自己的喜怒,正是因为他感情用事又尖酸刻薄,怼起人来才会让人特别受不了,但是他温柔起来又特别贴心,能够直击问题的关系和人内心深处的需求。

    一方面他可以将成为政敌的亲弟弟、被视为“舅舅”的前朝重臣、宠妃的兄弟和曾经倚重大将军、甚至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动辄圈禁甚至赐死,另一方面他会因为福建浙江沿海百姓生活贫苦而开放海禁,不惜为此背上“违背祖制”、“贪财好利”的骂名。

    他也有着天家常见的“大猪蹄子”的本性,对后宫的女人从未付出过真爱,对皇后只有敬,对年贵妃只有宠,对其它后妃更只是供养,宣称“不近女色”的雍正在生命最后两三年,怡亲王允祥和乌拉那拉皇后都去世,守孝期满后,“晚节不保”,接连纳了七八个妃嫔,直到去世前三个月还封了两个常在。

    但是对于那个深受封建压迫年代的女性,雍正却为她们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情,除了今天提到的严禁寡妇殉葬和不反对寡妇再嫁、赡养节妇,还包括:

    将宫女出宫年限降低到二十五岁,为她们今后生活和嫁人考虑,同时积极为宫女和侍卫“牵线搭桥”,赏赐指婚;

        提高辛者库人地位,让辛者库出身的女子无论是在宫中当差还是被皇帝或王公大臣娶妻纳妾都不再受到制度上的歧视;

    废除官妓制度,解散教坊司,改造为升平署,雇佣民间艺人承担为官府提供戏曲娱乐的义务,豁免官妓的的贱籍,准许她们从良;

    严厉打击强QJ奸、家暴妇女的罪行,不管是旗人还是民间汉人,平民还是王公贵族,一律从严处置。

  

也许,这就是属于雍正的“大爱”吧。 不知怎么的,瑾瑶第一次开始对自己穿越过来的和惠公主这个身份,是雍正皇帝的女儿,感到了些许的自豪。

===============回到乾隆年间的分界 线===================================================

    听了瑾瑶讲的故事,魏璎珞突然想起了前世和皇后娘娘讨论顺治皇帝的事情,那时皇后娘娘感慨如今世间再无顺治那样的有情君王,她却直言顺治为了董鄂妃之死迁怒处死三十个无辜宫人,令那些宫人们的家人伤心欲绝,后来又为了董鄂妃置千万臣民的性命于不顾,文武百官和寻常百姓只怕宁愿皇帝无情,结果被乾隆听见,她只能解释为“要做一个明君,对天下百姓有情,就只能对后宫嫔妃无情了。”

    这虽然是她情急之时想出来应对乾隆的话,但现在看来,雍正确实就是她所说的“明君”了。想来也是,这些观念也都是姐姐从小教给她的,姐姐在雍正年间就进了宫,所以她提到的“皇帝”,也只能是先帝雍正了吧。

     不过,魏璎珞更感兴趣的是,老怡亲王允祥居然对雍正的衣服尺寸把握得如此精准,细致程度不逊色于一个专业绣娘,他究竟是这么做到的? 前世因为与第二任怡亲王弘晓的过节,她对“怡亲王”有关的事情也不太有什么好感,但是这一世遇见的和惠长公主从小生长于怡亲王府,对养父允祥更是充满了崇敬,甚至还提到弘历还是皇子的时候,允祥一直很关照四阿哥潜邸的女眷,这让她也第一次开始对允祥,当今皇帝已故的十三叔,乾隆和太后口中雍正最忠诚的支持者,为大清江山呕心沥血的一代贤王有了些许了解的兴趣。

    当然,她也希望弘晓最好也能像高贵妃那样,和前世相比有所变化,别再勾结嘉嫔和庆锡找她和长春宫的麻烦,她虽然不怕事,但是也不希望因此得罪曾经对容音有恩的怡亲王府。如她所愿,这一世的弘晓是个正直上进的好亲王。不过她还是阴错阳差的怼上了与嘉嫔、庆锡勾结的另一位亲王,那位亲王还是乾隆的叔叔!

    也许是“心诚则灵”,第二天,容音就派人到长春宫传魏璎珞和绣坊的人一起去圆明园给她量新衣尺寸!

      终于可以见到皇后娘娘了!魏璎珞努力抑制住内心的激动和兴奋,跟着张嬷嬷和吉祥一起去了圆明园。从圆明园回来的路上,魏璎珞又遇到了和惠长公主瑾瑶,她看到瑾瑶一身素服,神情严肃,身后的贴身侍女春兰手中端着一副祭祀用品。

    还没等魏璎珞行礼,瑾瑶就提前开口说道:“璎珞,你来的正好,能陪我一起去畅春园(注10)祭祀吗?”

    看在和惠长公主这一段时间对她关照的份上,魏璎珞点头答应了。她跟着瑾瑶来到圆明园南边的畅春园,帮着春兰设好香案,摆好祭品。

    终于魏璎珞忍不住开口问道:“长公主,您这是要祭奠谁呢?”

    瑾瑶的声音里带着淡淡地忧伤:“祭奠我的皇额娘。”

    “皇额娘?”魏璎珞第一反应是目前在圆明园礼佛的太后,但是不对,和惠长公主和乾隆皇帝并非一母所生,听宫人说,和惠长公主的生母是先帝雍正的孝敬宪皇后。

    “今天是先皇后的冥诞。”春兰低声补充道。

    “先皇后?”魏璎珞微微一愣,这个称呼对于前世的魏璎珞来说,是心中永远的痛,当辉发那拉皇后在位时,“先皇后”是乾隆第一任皇后富察氏,还好,这一世的富察皇后还活得好好的,那么“先皇后”只能是上一任皇后,雍正的嫡妻乌拉那拉氏。

      “孝敬宪皇后。”前世的魏璎珞对这个人物唯一的印象就是,明玉曾经悄悄对她提起,当初她引雷劈死了裕太妃,容音为了保护她将她赶去辛者库,后来乾隆赶过来抓人,为了保护她,容音不仅跪下请求乾隆,还提到了她刚刚嫁给弘历的时候,第一次拜见孝敬宪皇后,就因为比弘历多说了一句话被孝敬宪皇后罚抄一百遍《女诫》(注11)。

     一切以容音为标准的璎珞自然觉得,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是个顽固又难相处的老太太。不过,这一世的容音已经和前世不太一样了,也许乌拉那拉皇后也会不同?璎珞突然对这位“先皇后乌拉那拉氏”想要了解的兴趣。

    “即使贵为皇后,后人也只会在她的忌日去祭拜,人死之后就没有什么人会记得她的生日了。”

     瑾瑶仿佛是对魏璎珞解释,又像是在自言自语,“紫禁城不许私下祭祀,圆明园又是太后怀念和安公主的地方,我也只能在这里给皇额娘过冥诞了,不过也好,皇额娘喜欢畅春园,她去世那年还专门请求皇阿玛让她在这里养病。”

     春兰恭恭敬敬地请出了两个牌位,较大的牌位上写着“大清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多棋木里之位”,较小的牌位上写着“老贵人萨克达之位”。

    “多棋木里,这是我皇额娘的名字。你知道我是什么时候知道她的名字的吗,是她薨逝前的那一天。”瑾瑶低声轻语,“皇额娘告诉我,真正的多棋木里,在她嫁给皇阿玛的那天已经死去了,活下来的是四贝勒福晋,雍亲王福晋和乌拉那拉皇后。她病重的那段时间,皇阿玛把我和她都接到圆明园,让我们一家三口能日日相伴,有一天,皇额娘突然拉住我的手,对我说了很多很多,她说她当了大半辈子爱新觉罗·胤禛的妻子了,她想再当一天乌拉那拉·多棋木里。然而第二天,她就恳求皇阿玛送她回紫禁城,当天晚上就离世了。她临终前当了一天多棋木里,但最终还是选择作为乌拉那拉皇后离开,这就是我的皇额娘。”

     魏璎珞静静听着瑾瑶的叙述,也在为乌拉那拉皇后的一生所感慨,不过有一个疑惑始终在她心中挥之不去,她前世作为皇贵妃也曾经和乾隆一起祭拜过入葬了雍正皇帝和他的后妃的泰陵(注12),可是从来还没看到过有位“老贵人”的墓碑,这个“老贵人”是谁,和惠长公主在祭拜乌拉那拉皇后的时候为什么要同时带上她的牌位呢?

(未完待续……)

    

注释:1 乾隆六年富察皇后应该是二十九周岁,但是古人过寿一般过虚岁,所以容音过的是“三十千秋”。

      2 在本文设定里,和惠公主是雍正皇帝和乌拉那拉皇后的嫡女,所以是固伦公主,历史上的和惠公主是怡亲王允祥的亲生女儿,被雍正收养,所以是和硕公主,请注意甄别。

      3 按照清代习惯,皇子皇女称呼皇上一般是“皇父”或者“汗阿玛”,称呼皇后是“皇后额涅”,“皇阿玛”,“皇额娘”是清代末年才出现的称呼,后来被清宫剧沿用,本文遵循大家熟悉的惯例,还是使用“皇阿玛”、“皇额娘”的称呼。

      4 博尔济吉特·罗卜藏衮布,成吉思汗的二弟哈布图哈撒尔的后裔,孝庄皇后的哥哥满珠习礼的曾孙,科尔沁部亲王,乾隆和富察皇后的嫡女和敬公主额驸色布腾巴勒珠尔的父亲。根据本文设定,罗卜藏衮布是和惠公主瑾瑶的额驸齐默特多尔济的大哥。

      5 清代统治者将公主下嫁到蒙古各部,是“联姻”而非“和亲”,因为当时蒙古各部已经在清朝的管辖之下,是作为笼络蒙古各部的一种手段,与汉、唐统治者嫁公主给交战国“和亲”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

      6 改土归流,清代中央政府在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司制,实行流官制的政治改革,雍正四年开始实行,主导大臣是当时的云贵总督鄂尔泰,雍正事情的改土归流,打击了土司的世袭特权和利益,减轻了西南少数民族的负担和灾难,促进了这一地区社会经济与文化的进步,同时加强中央对西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统治,是雍正时期重大政绩之一。

      7 旌表是封建统治者提倡礼教德行的一种方式。自秦、汉以来,历代王朝对所谓义夫、节妇、孝子、贤人、隐逸以及累世同居等大加推崇,往往由地方官申报朝廷,获准后则赐以匾额,或由官府为造石坊,以彰显其名声气节。

     8 活人殉葬,是中国古代一种陋俗,在汉代之后逐渐消失,至唐朝则已非常罕见,接近废除。但到明代死灰复燃,直到明英宗时期废除。清代入关前后也有活人殉葬的陋俗,直到康熙十二年,康熙皇帝正式下诏,明令禁止帝王死后让活人殉葬,同时禁止奴仆随主人殉葬。从此,帝王死后的活人殉葬才真正退出了历史舞台。

     9 康熙五十六年,清廷第二次颁布禁海令,禁止沿海各省前往南洋进行贸易。雍正五年三月,清廷开放海禁,规定出洋贸易的人必须三年内回国,否则不许回籍。同年,雍正皇帝接待葡萄牙国王派遣的使臣。雍正七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设支店于广州,经营贸易事务。雍正时期开放海禁,准许出海贸易,给东南沿海地区带来了繁荣与财富,部分解决了雍正初年的财政困难问题,到乾隆初年“每年出洋商船不下数百艘,每船中,为商人,为头舵,为水手者,几及百人,统计数十万众”。

    10 畅春园,位于圆明园南部,曾经被誉为“京师第一名园”。雍正时期,孝敬宪皇后经皇帝允许,可以经常去畅春园居住,最终也在畅春园薨逝。

    11 《女诫》是东汉班昭撰写的一篇教导班家女性做人道理的私书,包括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七章,主要论述了女子在“夫家”需要处理好的三大“关系”,即对丈夫的敬顺,对舅姑的曲从和对叔妹的和顺,与明成祖的徐皇后《内训》,唐代宋若莘的《女论语》,明代刘氏所作的《女范捷录》一起被称为女四书并流传至今。很多影视剧,包括《延禧攻略》经常把《女诫》和《女则》搞混,《女则》是长孙皇后采集古代妇女主要是历代后妃的事迹并加上自己的评注,用于时刻提醒自己如何做好皇后的一部评论集,宋代以后,此书失传。

作者有话说:新章开篇,同时庆祝 “姐姐妹妹”的剧准备开拍了!

经过思考,决定采取这种让瑾瑶给璎珞讲故事的方式来讲述容音等人在雍正年间的故事,这样似乎更让人有代入感。

文中魏璎珞是怎么认识和惠长公主瑾瑶的,请参考《戏中的世界重生篇——命运的重逢》

瑾瑶终于第一次见到了“皇阿玛”雍正,见识了十三叔允祥对雍正的“了解”,允祥对雍正服饰和盔甲尺寸的修改也是参考真实史料。

文中提到雍正对殉葬的抨击,对寡妇再嫁的看法,对节妇生活的关心都是有历史事件原型的,也让大家从一个特殊角度认识雍正皇帝作为“妇女之友”的一面。同时还结合雍正时期“开放海禁”、“改土归流”的重大政策,也希望让更多人更全面的认识这位“冷酷非无情,刻薄不寡恩”,勤恳且开明的雍正皇帝。

《延禧攻略》原剧中璎珞和容音关于顺治皇帝的讨论也让我印象很深,剧中璎珞关于“帝王无情”那段话:“皇帝勤于政务,每日卯时起身,冬夏不息,每当边关有战事报至,即便是深夜,皇帝也会召集军机大臣商议,军机大臣轮值尚且觉得劳苦,更何况每次亲至的皇帝,皇帝勤政之心受万民敬仰,但正是由于皇帝忙于政务,无暇顾及后宫嫔妃,可见要做一个明君,对天下百姓有情,就只能对后宫嫔妃无情了。”笔者认为用在雍正皇帝身上更为贴切,不过联想到璎珞这种观念应该是从小有人教给她的,最有可能是姐姐,而魏璎宁在雍正年间就已经进宫当宫女了,所以这段话还真可能原本形容的是雍正皇帝。

因为本文重点是璎珞听瑾瑶在雍正年间的故事,所以文中璎珞和容音的交流将会另文叙述。

文章最后瑾瑶对璎珞提起了乌拉那拉皇后,总感觉目前看过的古代题材影视剧中,雍正皇帝的乌拉那拉皇后的形象比较单薄,要么是打酱油的“贤内助”,要么就是阴险恶毒的反派,即使在《延禧攻略》原剧也是一个单薄刻板的形象,所以笔者试图塑造一个不太一样的乌拉那拉皇后,文中也多次提到,璎珞已经感觉到,这一世的容音和上一世大不一样了,这种变化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雍正,包括允祥、更包括乌拉那拉皇后,还有老贵人……

最后留下了老贵人身份的悬念,她确实是雍正后宫比较特殊的存在,本文对其也会有特殊的设定,后文会慢慢揭晓……

评论(28)

热度(95)